一.焦點直擊
國內經濟態勢
1. 上周國泰君安國際(港股)的股價曾單日飆升超過200%。此輪股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該公司旗下的國泰海通成功獲得香港證監會批準,允許其現有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可以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簡評:從牌照本身看,其對相關公司增加新業務模塊確實有幫助,但并不稀缺。故其炒作帶有強烈的情緒化特征。
2.廣發證券(香港)推出以離岸人民幣為支撐的代幣化證券“GFToken”。據悉,“GF Token”是一款由廣發證券(香港)基于其信用支持發行的代幣化證券,此次發行同步向投資者推出了美元、港幣及離岸人民幣等三個幣種。
簡評:此次廣發(香港)退出的新產品可能為資管行業帶來新的方向,其未來潛力值得期待。
3.小米YU7正式上市,25.35萬元起售,3分鐘大定破20萬輛。
簡評:小米汽車的大賣一方面體現出小米產品性價比路線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非常明顯,。另外一方面也折射出國內內需的基本盤依然存在,潛在消費能力依然旺盛。
國際經濟態勢
1. 伊朗和以色列突然達成停戰協議,均聲稱取得勝利。
簡評:此次突然停火的背景是伊朗用導彈襲擊了美軍卡塔爾軍事基地,另外以色列對伊朗導彈的攔截率進一步下降至40%,顯然,美國和以色列的軍需彈藥供應緊張,需要時間,伊朗也是類似的情況。預計短期內伊以雙方爆發大規模沖突的概率較小,但小動作還會層出不窮,從中長期看,雙方的矛盾已經非常明顯,局勢還有升級的可能。
2.美國6月PMI初值52,為2月以來最高,好于市場預期。原料支付價格上升5.4至70,升幅為四年來最大。歐元區6月PMI初值50.2,低于預期的50.5.德國從48.5攀升至50.4,法國從49.3下降至48.5
簡評:從數據層面看,歐美國家的PMI數據有好有壞,但整體看,并未出現顯著好轉,全球經濟局勢依然處于相對低迷的時期。
3.6月25日,北約峰會如期落幕。聯合聲明顯示,北約成員國同意:到2025年,將國防開支從GDP占比的2%提升至5%,另外還有額外1.5%用于提升關鍵基礎設施防御以及產業鏈韌性。峰會還邀請了韓日,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亞太國家,但日韓澳大利亞領導人以各種緣由并未出席。
簡評:按照峰會指引,到2035年,北約一年的軍費將高達3萬億美元,如此巨額的軍費支出,其苗頭肯定不會僅僅是伊朗!峰會前后,歐盟突然中斷了中歐高層經濟對話,這些信號可能意味著歐洲軍事層面徹底倒向美國,軍事獨立失敗,意味著政治經濟方面也很可能轉向。本周,外長王毅對歐盟的出訪,將備受關注。長期看,若歐洲徹底向西,將倒逼中俄進一步深化合作,東西方的博弈將出現重大變革。
二.否極泰來指標監測
注:否極泰來波動區間為-1至1,-1為冰點,1為沸點。
核心觀點:
從情緒指數看,上周數據出現了全線上行,特別是滬深300指數,從負值迅速飆升至0.91,歷史上十分罕見。這樣劇烈的一致性反轉向上,背后與國際局勢緩和等因素有一定關系,也顯示市場趨勢出現重大轉變。
因子數據同樣出現一致性回升,從結構性看,防御類表現更好。
總體看,上周市場的突破從數據層面看,較大概率是有效的,結合地緣政治特別是中美階段性緩和的北京看,未來一段時間,市場有望出現一波趨勢性上行。